校友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园地 >> 校友风采 >> 正文


地理专业1984级校友-陈洪凯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30日 16:47;  编辑:王才军;  点击数:


厚积薄发 临危受任 开创危岩研究新领域

——1984级校友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陈洪凯

C806

陈洪凯 1984 年就读于重庆师范学院地理专 。现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新世纪百千万 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全国 优秀教师 重庆市两江学者 交通部科技英才 、振兴 重庆争光贡献奖 重庆市职工楷模 重庆市教书育人 楷模 淮海科技英才等荣誉称号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 1 ,省部级 (含一级学会) 科技进步一等奖 13 二等奖 25 ,授权发明专利 80 余项 出版专 14 ,主 (参) 编技术规范 5部。

厚积薄发, 临危受任,开创危岩研究新领域

1984 陈洪凯心怀憧憬与感恩 ,成为重师地理系的一名本科生 。谈及这段 学习生涯 陈洪凯十分感激 。他说 ,没有这个阶段 ,就没有后面的故事 。重师是 他人生起航的地方 四年系统的地理学习 ,奠定了他扎实的专业基础 。此后 ,他 不断接触新知识 、新理论 ,在岩土与地质工程领域取得了杰出成果 。陈洪凯开创 了危岩研究新领域 ,提出了危岩断裂破坏与激振解体理论和泥石流冲击与磨蚀理 ,推动了公路水运交通危岩崩塌 、泥石流 滑坡灾害防治技术革新 。在 2011 10月长江三峡巫峡望霞危岩出现特大险情时 陈洪凯临危受命 ,担任应急抢险专 家组副组长 。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科学的分析方法 ,他为市领导及时做出科学 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近千艘客货船在禁航约 30小时后恢复了正常通行。

脚踏实地, 与时俱进,重大科技创新多项突破

陈洪凯长期聚焦“平安中国 ”“科技兴安 ”“交通强国 ”“长江经济带 ”“西藏 两个安全屏障 ”等国家战略 ,从工程实践及社会发展中提取重大科技问题进行研 ,获授权发明专利 80余项 ,涉及公路水路交通生命线地质减灾 、裸露岩石区植 被免灌生态修复 、人体药磁热复合保健 、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监控预警等方面 ,主 (参) 编地方标准及团体标准 5部。“公路交通生命线边坡隧道开挖工程灾害综合 防控关键技术 ”“山区公路泥石流断道减灾理论与技术 ”“岩石崩塌灾害减灾理论 与技术 ”“三峡库区危岩地灾安全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等 11项成果总体达 到国际领先水平 。陈洪凯的科研成果开创了公路泥石流和危岩地灾新研究领域, 在公路泥石流 、危岩灾害 、重大工程开挖灾害安全防控等领域均达到国际领先水 ,成果应用于减灾效益巨大。

循循善诱 ,孜孜不倦 ,指导学生竞赛成果突出

陈洪凯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且成果颇丰 ,如 :唐兰等完成的 “危岩突发性崩塌灾害应急安全警报系统与设备研发 ”项目获得第十二届“挑战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 、重庆市特等奖 ;周晓涵等完 成的 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树木种植基盘技术研究及应用 ”项目获得第十四届 “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三等奖 、重庆市特等奖 ;周奕 辰等完成的“重庆漠绿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获得 2016“创青春 ”中航工业全国 大学生创业大赛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银奖 、重庆市金奖 陈冬 梅等完成的“重庆地质防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项目获得第八届“挑战 中国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三等奖 、重庆市金奖。




上一条:旅游管理专业2011级校友-邓琦

下一条:人文地理专业1998级校友-邹再进

关闭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
招生就业办:023-65910139
学院办公室:023-65362853
邮编:401331
《地理教育》期刊 期刊栏目: 本期关注 专栏 课堂教学 复习备考 教学研究 研学旅行 高师教改
邮发代号:78-19,每期单价15元,全年12期180元
投稿系统:https://dljy.cqnu.edu.cn
投稿邮箱:dljy@cqnu.edu.cn
咨询电话:(023)65362774
微信公众号:dljy65362774
版面设计: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汪晓玲
网站制作:重庆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谭华山,65103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