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万华,男,汉族,中共党员,正高级教师,1989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地理系。
个人简历:(从大学入学开始)
1985.09—1989.06在重庆师范学院地理系读大学
1989.07—1995.08四川省华蓥一中(原溪口中学)班主任、高中地理教师、团委书记、党支部代理书记
1995.09—2002.08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国重)班主任、中级和高级教师、团委书记、党政办主任、高中校区书记
2002.09—2011.06重庆市渝高中学校班主任、高级地理教师、教务处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
2011.07—2012.06重庆高新区育才学校(九年一贯制)高级地理教师、书记、副校长
2012.07—2014.06重庆市田家炳中学校高级地理教师、校长、党委副书记
2014.07—2016.07重庆市铁路中学校高级地理教师、校长、党委副书记
2016.07—2019.07重庆市育才中学校正高级教师、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2019.07—今 重庆市璧山中学校正高级教师、校长、党委副书记
主要事迹:(含获奖情况)
毕业以来,我贡献于7所重点高完中和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承担学校管理工作29年,从事校级管理工作17年、正职校级管理工作近6年(近5年校长、1年书记);深入一线教学任务,从事学校地理教学和管理工作近31年;坚持一线教科工作,主持、主研国家级及市级教学教研课题7个,在市级及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或出版著作12部以上;包揽校长教师培训任务,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显著。
1.思想领先,规划学校长远目标。一是通过谋篇布局促进内涵式发展,坚持宏观管理、民主治校、资源整合原则,实现了学校发展科学有序、稳中向好、持续有为的良好态势。二是通过立章建制实施精细化管理,修订学校规章制度,确立人事考评方案,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学管理体系。
2.教研结合,重视学校师资建设。领导学校教师队伍成立名班主任共同体、名师工作室,开发学科精品课程,创建创新实践基地,申报国家级市级科研课题,亲自担纲教师培训,指导教师赛课多次获国家和重庆市级一等奖,激励教师履职尽责,实现自我发展。
3.育人为本,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在重庆育才中学主管教学,建立教育指标体系和中高考育人质量奖励体系,组建命题教师库,完善命题评价体系,倡导高层次人才发展战略,学生屡次获得区文理科状元,重本上线人数和初三毕业联招上线人数大幅增长。
4.错位发展,打造学校特色品牌。在铁路中学打造“星光教育”品牌,在重庆育才中学传承“生活教育”品牌,在璧山中学构建“十美德”德育品牌,打造国际教育新阵地,被重庆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评为“人文交流基地学校”“多语种培训中心”,挖掘出适合学校发展理念和文化特色的生长点。
重要荣誉
时间 |
获奖项目 |
颁奖单位 |
备注 |
2005.12 |
全国科研型骨干教师 |
中央教科院 |
|
2017.06 |
全国地理科教先进校长 |
中国地理学会 |
|
2016 |
NOC信息化教育创新校长 |
中央电化教育协会.中国发明协会.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
|
2017.11 |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副秘书长 |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学教育专委会 |
|
2000.05 |
四川省优秀团干 |
共青团四川省委 |
|
2016.04 |
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家校共育工作委员会委员 |
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 |
|
2016.09 |
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
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 |
|
2015.05 |
重庆市教师教育专家资源库专家 |
重庆市教委 |
|
2007.04 |
重庆市骨干教师 |
重庆市教委 |
|
2010.12.15 |
全国赛课优秀指导教师 |
中国教育学会地理研究会 |
|
2008.05.09 |
重庆市赛课优秀指导教师 |
重庆教育学会地理专委会 |
|
2010.06 |
重庆市科技创新大赛指导获奖教师 |
重庆市教委、科委、环保局、团市委 |
|
2018.10.18 |
河北省滦州市教育教学特聘专家 |
河北省滦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
|
2015.03 |
九龙坡区突出贡献专家 |
九龙坡区委、区正府 |
|
2017.01 |
九龙坡区人大代表和区人大教科文卫体专委会委员 |
九龙坡区人大 |
|
2013.01.21 |
原九龙坡区政府兼职督学 |
区政府督导室 |
|
2013.01.21 |
原九龙坡区杨谢石黄片区督导室主任 |
区政府督导室 |
|
2005.11.17 |
九龙坡区学科带头人 |
九龙坡区教委 |
|
2005.09.09 |
九龙坡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
区人事局、区教委 |
|
2001.04.28 |
广安市优秀青年 |
共青团广安市委 |
|
1998 |
广安市首届中青年地理教师赛课一等奖 |
广安地区教科所 |
|
2012.10.10 |
重庆商报社教育智库 |
重庆商报社 |
|